曲水县净植茂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设施土壤生态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近日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有效攻克了设施农业土壤低肥力和盐渍化退化难题,为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在充分调研西藏设施生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有机肥施用不合量、秸秆利用率极低、新型肥料使用有待提升等问题,围绕基肥和追肥两个关键管理环节,以降低化学品使用为核心,以菌剂利用、秸秆利用和新型肥料应用为创新点,积极探索并建立了设施土壤的生态利用技术模式。
针对低肥力土壤,项目团队深入研究了不同用量有机肥、菌剂对土壤渗出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土壤培肥技术。结果显示,通过合理搭配有机肥和菌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鸡粪有机肥的培肥效果优于牛粪处理。在秸秆还田方面,采用鲜秸秆还田较干秸秆还田更能提高土壤肥力、产品品质和产量。基于这些研究成果,项目组制定了设施土壤有机培肥技术规程,为设施土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盐渍化退化问题,项目团队通过减量施肥配施腐植酸和微生物菌剂,以及农用植物酵素的替代作用,成功实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研究结果显示,减量施肥配合腐植酸、微生物菌剂和农用植物酵素等新型肥料,不仅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还能显著降低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基于这些研究成果,项目团队制定了设施土壤化肥减量增效追肥技术规程和农用植物酵素施用技术规程,为设施农业的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项目实施期间,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建立企业标准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2株功能菌株获保藏证书。同时,项目还引进了一支科研队伍,为西藏设施农业科研的深入开展和成果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设施土壤肥力水平、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化肥不合量施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通过推广应用这些技术规程,可以为西藏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我市设施农业技术的整体进步。
责任编辑:秦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