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工作动态

聚焦生态监测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拉萨“百里生态绿廊”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有序推进

发布时间:2025-08-22 11:28
来源:科技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拉萨“百里生态绿廊”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担的2024年拉萨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财政资金为150万元。项目实施年限为2024年1 -2026年12月。为助力拉萨河流域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多方力量,多举措推进项目研究工作。

多单位联合实地考察夯实数据基础项目组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藏大学等单位,召开项目启动会后,赴拉萨市拉鲁湿地开展4次野外考察,进行仿生鹰眼监测、植物光谱、水质、土壤监测,收集拉鲁湿地高清影像、水质、植物光谱土壤状况等数据,基于野外考察所获取的数据,形成了4个数据集上传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提供数据支撑。依托该数据集申报的“科学数据支撑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项目在2025年”数据要素X大赛西藏自治区分赛中,获评为一等奖。

星地同步试验,数据互补助力关键研究项目组围绕“收集拉鲁湿地卫星遥感数据,开展星地同步试验”任务,在既定经纬度范围(91°E-91.2°E,29.6°N-29.7°N)内全面开展了工作,多光谱遥感数据与地面观测互补, 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积累了重要数据。

创新模型构建,精准评估湿地生态系统针对拉鲁湿地高原特点,从湿地生态系统三要素、景观和社会因素构建要素-景观-会(ELS概念模型。依托云端地理空间分析平台,系统提取拉鲁湿地植被高空间分辨率的植被指数,完成部分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稳定性分析。

学术成果丰硕,推动研究交流:项目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和《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上发表 2 篇高质量论文。这些论文的发表,不仅为拉鲁湿地相关研究的数据共享搭建了平台,也促进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合作交流,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应用落地,获多方认可。项目组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成功应用于拉萨智慧农业工作,在拉萨曲水、当雄建立了智慧农业监测用地。7 月 19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视察曲水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考察了智慧农业项目,并对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此外,今年 4 月 22 日,项目组向拉萨市肖友才书记汇报了项目成果进展,并就推动数字拉萨智慧文旅专项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得到了肖友才书记的高度肯定。肖友才书记指出,文化旅游是拉萨最深厚、最富集的资源,当前拉萨正按照“五大理念”“五个并重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全域旅游配套大发展战略,一体推进串珠成链、挖潜提质、宾至如归“三大工程”,“三环八圈”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他希望项目组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平台等方面的优势,携手打造具有拉萨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更好地助推拉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后续规划与展望。下一步项目组将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持续深化卫星遥感技术与地面监测的融合应用,不断提升监测的精度和效率。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概念模型的研究,优化模型参数和算法,提高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促进拉鲁湿地科学管理与保护水平的提升。通过项目的持续推进,助力拉萨建设国际湿地城市,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为拉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秦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